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64章 搞定了

时间还没到周日,各县农村工作部的同志就到通河县来报到了,大家速度都很快,省农村工作部的同志,王致远是准备让她们一周之后再来的,现在也都过来了。

短短几天人还没有到齐,就已经超过1000人了,王致远每个专区的同志召集在一起聊了聊,差不多60%左右的同志是经历过战争的,不少都有6年以上的从军经验,各地退役的老战士还真不少。

大家来了之后,统一安排到了党校里面,居住的地方不够,就几个人住大通铺,党校也是有暖气供应的,这冬天住起来也是很舒服。

对农村工作部的培训规划,王致远早就计划好了。大家到了通和地区,先让人带大家到通和地区看几天天,参观一下农村和工厂,不仅通和县要看,别的县也要看看。

还要带到一些合作社去参与体验一下,这些合作社也是很有经验的,这段时间接待了几万人的参观学习,现在还在源源不断的接待着。

首先就是要让大家相信,经过发展,农村是可以大变样的,让大家深刻的体会到农村的发展潜力。

等大家参观完之后,就要组织这些同志进行集训了。

农村发展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,来的同志中95%都是农村出来的,对发展农村也是有很大热情的,恨不得马上学习通和地区,回去发展农村。

这次的培训,也是分阶段的,通和地区的合作社也是没有那么好办的,一次性也不可能全面推开。

首先还是以土地合作社为主,基础就是一个村为基本单位,组织起来搞土地合作社,将人从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,土地都交给种植技术好的农民去种。

同时要发展手工业作坊,利用各地的特产进行发展,开春后,产销社就会在全省遍地开花,有火车经过的县城是要优先发展的,到时候的货运主力还是火车,辅助三轮车和拖拉机进行运输。

各地的商品就可以进行一定的流通,在本地不值钱的特产,到了其他地方,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,特别是到了城市,价值会大大提升。即使产销社不会卖太高的价格,但是相对在本地没人要,村民还是能赚不少钱的。

再就是看县城有没有电,有电就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搞工厂,通和地区的工厂经验,完全可以复制过去,距离远的一些地方,通和地区还可以派人去手把手指导大家盖工厂和搞生产。

由于产销社这个体系,工厂利润是不变的,产销社距离工厂越远,运输费用就越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